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落地,制度红利加速释放,3只首批创业板注册制战略配售基金在7月7日打响“发令枪”。
这3只基金分别是富国创业板两年定开、大成创业板两年定开以及中欧创业板两年定开。
在7月7日首批发行的3只创业板战略配售基金各具特色。大成创业板两年定开看重具有长期成长能力的公司。其未来投资思路是在合适时机积极布局创业板中具有长期成长能力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
富国创业板两年定开更多关注计算机、医药生物、及新能源、消费等行业。据悉,富国创业板两年定开80%必须在创业板里面筛选。在行业筛选方面,创业板行业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传媒、电子、计算机行业;在行业配置方面,更多关注计算机、医药生物、及新能源、消费等行业。
与上述2只基金相比,中欧创业板两年定开基金的主要优势在于,成长风格投资的经验更加丰富。
这一优势也充分反应在业绩上,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9日,中欧基金旗下5只成长风格“封闭式”系列产品全部获得正收益,累计收益率均在25%以上,较市场主流指数超额收益显著。
创业板改革四大亮点
过去十年,创业板涨幅惊人。数据显示,创业板近十年营收增长773%,814家公司中有近一半的股价涨幅超过100%。一大批高成长性优质公司汇聚创业板,其中就涵盖了医药、TMT等多个高景气度行业。
今年上半年创业板指逆市大涨,半年涨幅达35.6%,在全球主要宽基指数中涨幅高居第一位;在本轮疫情冲击后,也是国内宽基指数中反弹幅度最大的。
7月7日,创业板指涨2.44%,在午间收盘时,创业板指一举攻破2600点,时隔4年半重回2600点上方。市场交投情绪持续高涨,沪深两市半天成交额再破万亿,北向资金净流入接近百亿。
作为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延续,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是国家资产市场改革战略的进一步落实,是资本市场从增量改革到存量改革的突破,是推动注册制改革“从1到N”的关键一步。
创业板改革后,值得关注的改革要点有四个:
第一,试点注册制,提高上市效率,吸引优质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新兴企业;
第二,涨跌幅提升至±20%:创业板市值达万亿,放开涨跌幅后市场或将更活跃,市场更分化,专业机构投资者优势或更明显;
第三,优质龙头投资价值提升:上市条件更强调盈利,中长期看,头部优质公司的投资价值突显;
第四,提高投资者门槛:新增个人投资者开设创业板交易权限,需要前20个交易日日均10万资产量,这一门槛相比之前有所提高。
富国相关负责人表示,试点注册制后,创业板市场肯定是更加活跃的,因为它意味着优秀的公司上市的速度更快;而且注册制下,上市公司更多,更多的优秀公司高速增长空间可能会留在二级市场。所以,创业板未来肯定是越来越活跃的,看好创业板市场未来长期成长空间。